——在中國民營經濟發展高峰論壇上的致詞
陳劍
我們舉辦這次論壇,主要是基于以下五點考慮:
一是民營經濟發展需要強大的理論支撐。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重申黨中央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堅定立場。這對民營經濟發展是一個極大振奮。相關部門也采取了諸多措施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強調優化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減稅降費,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實際上,在黨的十六大上就提出了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但在現實生活中,后一個“毫不動搖”并沒有完全到位,在很多人心目中,公有制才是社會主義正宗,這一觀念根深蒂固。中國改革開放已經41年??梢哉f也是圍繞民營企業的發展爭論了41年。要消除發展民營經濟是權宜之計的認識,沒有理論上的與時俱進,不能夠對不合時宜的理論進行清理,期盼民營經濟能夠有長期穩定發展是不現實的。也就是說,民營經濟長期穩定清晰可預期的發展需要強大的理論支撐。
二是現實中民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仍然大量存在。特別是平等的法治的市場環境的建立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這方面的案例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要讓民營經濟能夠有清晰可預期發展,消除對民營經濟所有制歧視至關重要。如果不能夠創造平等、法治的市場環境,現實生活中要消除對民營經濟所有制的歧視是不現實的。
三是進一步釋放中國市場活力的需要。當下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特別是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嚴峻。尤其是中美貿易爭端,不僅對中美兩國影響較大,也極大影響了國際經濟走勢。在此情況下,保持戰略定力十分關鍵。就是“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松”。按照既定的步驟,對外進一步擴大開放,對內大力推進改革,進一步釋放市場、社會和思想的活力。同時采取各項措施應對各種影響穩定的因素,使中國經濟社會能夠保持平穩有序發展。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特別是激發微觀市場主體活力,除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外,還需要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一個平等的法治的市場環境,這也是一項重要的制度建設內容。創建法治化的市場環境,必須保障各類所有制市場主體的合法權利。為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切實防止一些部門在執法中對民營企業采取侵犯公民財產和人身安全的行為。只有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不斷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才能夠減少各種不確定風險影響,完成2019年中國經濟所設定的6%~6.5%奮斗目標。
四是民營經濟自身發展也需要規范化,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民營企業的企業主如何與雇員結成和諧的勞動關系,勞資雙方權益如何得到較為充分實現并和諧共處,大午集團提供的共享發展成果的案例值得研究。當下中國社會出現的階級基礎的提法值得關注,也需要研究。需要在理論上給予澄清。
五是孫大午先生的個人魅力。大午先生是一個有著天下情懷的企業家,他的坎坎坷坷成長史,見證了中國民營經濟41年的發展。去年11月,民營經濟突圍座談會在大午舉辦。當時就與孫大午先生有一個約定,如果條件合適,在2019年上半年,我們合作舉辦民營經濟高峰論壇。今天的這個論壇,就是兌現半年前的約定。
(發言者:陳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