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一個是我們的產品質量,一個是我們的服務質量。
先說產品質量。
“質”說的是原材料和工藝;“量”就是得給夠。比如,我們餐廳的小龍蝦新不新鮮,浸泡時間夠不夠,加工有沒有入味?這就是“質”;我們給客人上一盤小龍蝦,給多少個,有沒有標準?這就是“量”。也就是說,如果小龍蝦加工的時間不夠,浸泡沒有入味,這就是偷工;餐廳要求羊肉串每串要達到30克,必須是足斤足兩,如果做不到,就是減料。
當大家都喜歡吃我們的小龍蝦,羊肉串也做到了30克以上,我們算不算有質量了呢?還沒有。當我們的自助餐供應不足,大家排隊去領羊肉串、搶小龍蝦時,我們的質量仍然是空談。
如果說以前我們給客人限量發雞蛋是小氣,那我們有意識地用羊肉串、小龍蝦這些“貴重”的東西去誘惑客人,讓大家排隊領取,就是一種“賊氣”。如果說這些東西真貴,我們供不起,干脆就別供。實際上小龍蝦、羊肉串真有那么貴嗎?有必要限量供應嗎?
我們不能拿大肚漢來定政策,我們計算成本,取的一定是平均數。比如,很多女士怕長胖,她吃得了那么多嗎?我知道羊肉串是3塊錢一串,實際上,一頓能吃20串的大肚漢連十分之一都沒有。即使有,他吃了價值60塊錢的東西,恰恰是大肚漢吃撐了,吃得值了,他覺得合適會再來,還會邀請朋友來,這樣我們的自助餐才算成功了。
真正的大智慧是舍得,我們就是應該敞開供應,“傻子賣粥大碗盛”。讓客人占了便宜,人們會一傳十,十傳百,口碑起來了,人們就上這兒來,這才叫有了質量。
再說服務質量。
服務的質是什么?我們的人是真誠的,是熱情的,是帶著笑臉的服務,這就是服務的“質”。
但是,這種笑臉夠不夠?一個人能服務多少人,也是有“量”的。假如我們有十個服務員,一天接待一千人,每人就得對一百個客人去微笑,去真誠地服務,這就是“量”。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人員上不去,我們的真誠、熱情、服務周到,都是空談。
溫泉的工作總結中有人提到,吧臺的服務員是“一個蘿卜頂一個坑”。
一個人能對一百個客人微笑嗎?能對兩百個客人微笑嗎?顯然達不到這個量。為什么把人打得這么緊呢?如果病假或休假怎么辦?我們一定要清楚,服務質量上不去,我們產品的“質”和“量”就會跟不上。
現在豬的價格非常高,幾乎成了“金豬”。一頭普通的小豬,6公斤,能賣到2000多元,種豬的價格就更高了。我們的一頭種豬,基本價格是4000元,大量購買的話,是每頭3800元。有個客戶代表,一次要買1000多頭,每頭3800元,可是他要求,開票時每頭開成5000元。這樣的票據,我們給不給開?
現在,外面的大企業,幾乎都是這么做的,1000多頭小豬,一頭豬提1000塊錢,這一筆業務,客戶代表就能撈到100萬!可是,別的大企業這么干,咱們不允許這么做。
為什么不允許這么做?大午畜牧討論過了,認識也上去了,我不是怕對方撈錢,我怕咱們的干部被腐蝕。我們賣3800元一頭豬,他給4000元,然后開5000元的票,錢都是對方企業出的,但我寧可賣3500、3600,也不讓你賣3800、4000元,更不許開5000元的票。我擔心自己的干部隊伍被腐蝕,如果對方從回扣中提了50萬,給我們的經理,我們的經理能禁受這種誘惑嗎?我覺得天下人誰也禁受不住這種誘惑。財帛動人心!所以給別人回扣,其實是一種禍害,會禍害自己人。
一定要清楚,我們給別人行賄,給別人回扣的時候,最后腐蝕的是我們自己。自己的精神、心靈被腐蝕,這是我最擔憂的。如果你一個月工資才一萬多,人家一筆買賣就能撈上百萬,你心里會平衡嗎?你難道不想跟他一起牟利?關鍵是牟利的手段太簡單了,對方主動抬高價格,集團價格稍稍壓低一點,中間的空間都是經辦人的。這怎么得了?
還有,我們要明白,對方出5000元的價格買集團的種豬,為什么?豬場多得是,為什么非要買咱們的?一是我們的豬場有規模,能大規模提供;二是我們的種豬質量是可靠的,有大午集團的品牌背書。對方的老板相信大午集團,相信大午集團的種豬質量,相信大午集團員工的為人,于是他寧肯多花錢,也愿意在咱們這兒買。所以,如果對方老板知道經辦人拿到了回扣的話,損害的就是大午集團三十多年的品牌和名譽!所以,這種事堅決不能做。
我們為什么不搞官商勾結?因為走了那條路以后,我們的命運就不在自己手上了。吃誰嘴短,拿誰手軟。我們想建百萬頭規模的豬場,找不到土地,昨天區長說,可以到某某地去,在那里建豬場,國家有政策,有補貼。我說我們不要這種補貼,不要這種政策,只要給我們批地就行。為什么不要?因為這種政策很不正?!,F在一頭豬能賺兩三千塊錢,咱們賣1萬頭豬,就能賺3千萬元,這樣的行情,國家還給補貼,真是匪夷所思。
其實,在現在的情況下,國家給點政策,在環保、土地上放開一點就行了,根本用不著給補貼。這種補貼的錢我是不要的。集團任何單位都不要想占國家的便宜,也不要占顧客的便宜,只要踏踏實實地把產品做好,不賣高價,就能穩穩當當地發展下去。如果市場價3800元,我們賣3500元,一頭便宜300元,客戶知道占了咱們的便宜,下一批豬他還會購買我們的。這樣他就成了忠實客戶。我們搞企業,要的就是這種思維!
我們的價格應該是中低價,該賺的錢少賺,該賺的錢慢慢賺,當大家都知道少掙就是多掙,慢慢掙錢就是長久掙錢的時候,大家就開竅了,千萬不要牟取暴利。豬價這么高,是“非瘟”造成的,可能持續的時間很長,但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如果市場趨于平衡了,豬價穩定了,相信我們豬場的口碑也建立起來了,所以,只要我們堅持“該賺的錢少賺,該賺的錢慢慢賺”,豬場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現在老百姓吃肉太不容易了。目前我們吃的肉,已經不是美國、巴西進口的了,而是從俄羅斯進口的。我估計三五年內,豬肉都很緊缺,養豬是非常好的投資項目。
大午集團養豬是很成功的,現在豬場的效益非常好,還在不斷擴建。集團在幫助豬場尋找土地,以我們的實力,建設一個30萬甚至100萬規模的豬場,是很簡單的。我們一是有技術,二是有實力,實力包括資金和人員。最重要的是,現在國家太需要豬肉了。我們集團做的就是民生產業,在養雞上,我們敢說,只要有大午集團養雞,全國的雞蛋就貴不了。因為我們的第三孵化廳馬上就建起來了。希望有一天,我們的養豬事業也能這么厲害!
咱們集團的發展態勢一直很好,包括今年上半年,這么厲害的疫情,集團的營收比去年提高了多少?27%。為什么我們能做到這一點?主要是因為我們人心齊,因為我們的干部員工在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做事,維護著集團的發展。希望大家繼續加油!
(摘自2020年7月14日干部•骨干培訓會內容)
4月4日,徐水城內的一家超市老板,通過網絡向大午集團監事長孫大午投訴大午食品徐水辦事處,監事長孫大午把這件事發到了食品干部(微信)群里。
食品公司徐水辦事處經理介紹:這家超市是終端店,有7盒2019年6月份生產的驢肉,現已過期。但對方在2020年1月份又新進過貨,而且已賣出。徐水辦事處的財務電腦上有進出賬記錄。也就是說,新貨賣了,現在剩下的是之前過期的貨。徐水辦事處與銷售部進行了內部討論后認為,我們的產品沒有問題,驢肉過期是客戶自身管理造成的,因此決定不予退換。鑒于該超市是長期合作客戶,給出兩個建議:
1、各擔百分之五十;
2、以后合作給予政策支持。對方均不認可。
監事長孫大午對此事進行了點評:
我們能看到的事實是,7盒“禮品裝”驢肉過期了,這里有超市管理的原因,也有疫情影響的因素。疫情來了,超市關門不營業,春節送禮的也少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不該站在對方角度考慮過期的問題?作為廠家,我們是不是可以為客戶承擔部分損失,共同面對疫情呢?
我們的銷售人員堅持原則做買賣,感覺很有理。我認為,這是在跟客戶爭對錯、論輸贏,實際上是在爭利,是在強詞奪理!終端店這是一個新詞,終端店就是客戶、消費者。我們一直強調員工以客戶為第一位,要鼓勵客戶鉆我們政策的空子,要允許消費者占便宜。我們真是這么去做的嗎?為了區區幾盒驢肉、一點小利而斤斤計較,這樣做值得嗎?
如果不考慮實際情況,按道理、按制度,我們是不應該給他退換。但是按理說、按制度說,就會有扯不清的理,打不完的官司。當我們爭論的時候,理都是自己的,誰說自己沒理?沒理也得攪三分,跟你彎彎繞,逗嘴皮子。我們換位思考一下,站在矛盾之上,你就會發現還有大道理存在,大道理是管小道理的。
集團的經營指導思想是“不以盈利為目的,而以發展為目標,以共同富裕為歸宿”。對照一下,我們捫心自問,在這件事的處理上是不是按照這個理念執行的?大午集團就是要多擔責任,不是恩惠客戶,而是為了發展。我們在經營上吃點虧,讓點利,我們收獲的是客戶,是人心。人心之路,才是通天大道。為蠅頭小利而爭,格局太小了。想干大事就要有大格局。只顧眼前利益而不看長遠發展,這樣的人會有多大成就呢?
話說回來,如果消費者不信任商家,商家不信任供應商,供應商不信任廠家,那剩下來的肯定是一級級防范、一層層算計了。最后,損失最大的還是生產廠家。廠家想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得保住質量和信譽。信譽是什么,信譽就是無條件退貨退款,畢竟無理取鬧的是少數人,傻子才去跟“上帝”較真兒!
備注:4月5日,食品公司徐水辦事處迅速行動,把客戶7盒過期驢肉調換成目前暢銷的烤雞、扒雞和小食品。超市老板表示理解和感謝,并希望繼續和大午合作,今后不會再出現類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