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大午醫院舉行“干部•骨干培訓會”,監事長孫大午應邀出席,并對學員發言進行點評。
做錯事,要對自己的良知負責
我們的學習會,叫“干部•骨干培訓會”,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地多講不足,少講好的方面,如果我們能揭示出問題,找出案例,談出自己的感悟,大家都會受益。比如田紅提到,因為溝通不到位,出現了患者拖欠費用的現象。我估計她這么一講,以后欠費的問題就少了。目前,醫院正在打造以科室主任為核心的領導班子和團隊,所以我就想,以后再有類似的問題,應該主要由科室主任來處理。如果我們做錯了事,該道歉就道歉,該補償就補償,要對自己的良知負責,讓自己的內心無悔。
怎樣才能做到內心無悔呢?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1996年,我和一個教育局局長去歐洲。晚上十點多,我們住在了當地農村的一個酒店,酒店給我們安排了一個大雙人床。兩個男人怎么能睡一個雙人床呢?我就要求他們給調房,最起碼給安排兩張單人床吧?可當時太晚了,最終也沒調,我就睡到了地毯上。
第二天,當我們早飯后收拾行李準備離開的時候,發現有兩件非常好的襯衣放在床邊,還有一封道歉信。這封道歉信是酒店經理寫的,大概內容是,“由于我們的失誤,沒來得及給你們更換房間,所以拿了兩件襯衣給你們做補償。”
大家可以想想,那兩件襯衣是在補償我們嗎?我不這樣認為。因為酒店經理也清楚,我們可能再也到不了這個地方旅游,也不會給酒店造成多壞的口碑。實際上,酒店經理是認為自己有過錯,為了讓內心無悔,他在為自己的過錯做補償。
同樣的,我們醫院“病人進門,醫院全責”的意思就是,我們并不是在給病人做補償,而是在補償我們自己的內心。
當然,“病人進門,醫院全責”,并不是無原則地什么都負責,只要是你內心覺得有錯就承擔,沒錯也要把事兒說清楚,對事兒負責,就是對事實負責。如果患者確實家庭困難,我們也可以給他照顧,或減免醫藥費,但這是兩個概念。
以弱示強,才是真的強
我們醫院新來了9個人,在臺上亮相,我覺著這個形式很好。除去有兩個人戴著口罩上臺,給人的感覺不太好以外,大家的氣質都很好,沒有吞吞吐吐的。
我們是“干部•骨干培訓班”,我覺得醫院的干部都應該脫稿上臺,帶頭展示。雖然我們的主任、副主任都能講,也可能敢講,但以前可能沒有“干部•骨干培訓班”這樣的平臺,很多人都是帶著演講稿上臺。我就想,為什么非帶稿子呢?帶稿子,就精心地算計了大家,計算了大家。
什么是算計和計算?就是算計大家愛聽的,計算領導不挑理的話來講,他的話是嚴絲合縫的。當他內心形成一篇稿子的時候,他會認真地去琢磨,他講的話大家愛聽不愛聽,他會計算領導對他的看法。
為什么要怕說錯話呢?是因為,你總想自己講得好,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其實,我有時候就在想,以弱示強,才是真的強;以強示弱,其實是真的弱。
什么是“以弱示強,才是真的強”?比如說我孫大午站在臺上,我可以承認自己心里緊張,怕講不好,怕大家提意見,這就是以弱示強。當你講出去的時候,你的膽子就大了。況且,我們有完美的人嗎?你可能是真的強,但也要謙虛一點。
比如那些游走江湖、武功高強的俠客,是非常低調的,他們像平民百姓一樣,輕易不出手,他是以弱示強的。反過來說,有一些商人,企業都資不抵債了,還帶著小蜜、保鏢,坐著豪車,打腫臉充胖子。這就是在以強示弱,他內心是空虛的。這種招搖過市以強示弱的,可能是真的弱。
遵從良知去做事,讓內心強大
我們的醫護人員在某種程度上說,都是“公眾人物”,因為他們要接觸成千上萬的病人,而且一干就是幾十年。作為公眾人物,可以說是“赤身裸體”的,他必須很坦蕩,很真誠。只有這樣,他的精神才會強大。
什么是“精神強大”?比如作為醫生,當你接觸病人的時候,你敢跟他溝通,你多說一句話,病人就感覺很溫暖;你多跟他溝通點兒病史,病人會跟你很親切。有的醫生在接觸病人時,不愿意說,不會說,主要是不敢說。為什么不敢說?他會擔心多說了話,被抓住“小辮子”怎么辦,被投訴怎么辦。其實,我們在看病的時候,能講錯多少?我們心里沒有的事兒,怎么會講錯?如果講錯了,肯定是技術水平或者心理素質有問題,那就更需要在實踐中提高、鍛煉。
我們的醫護人員,一定要遵從良知去做事。當我們成為一個“公眾人物”,就沒什么可害怕的了。當你不害怕的時候,你的生活,你的氣質都會改變。我們一定要坦蕩地面對大午人這個群體,真誠地去跟患者交流。做到這些,你的內心是強大的。當你自己內心強大的時候,你的面相是和藹可親的,迎接你的將會是大家對你的笑臉或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