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釜山文化研究會例會在大午體育館圓桌會議室召開,來自涿州、易縣、淶水、徐水及保定等縣市的20余名研究會成員參會。
本次會議就釜山文化研究會進一步細化工作、計劃再出版相關書冊,及研究會下一步工作動向等問題展開了探討和交流。
研究員劉瑞河首先發言,就“鞏固和擴大釜山合符研究成果”提出幾點建議:1、對釜山頂及周邊進行全方位精細發掘,如古廟遺址、三道圍墻、合符臺、黃帝崖、桑姑坨、周邊古文字和無字殘碑等;2、擴大研究區域,將釜山周邊20平方公里的遺存古文字和民間傳說納入研究和考察的范圍;3、發掘、梳理釜山合符的佐證和主證,對徐水境內多處古文化成果再分析;4、對《山水經》記載的軒轅山方位、黃河故道流經路線進行繪圖,以標定軒轅山就是徐水釜山;5、考察水族文字,搜集民間傳說,為釜山合符找出相應的解釋……最終達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讓釜山成為世界華人旅游相聚的地方。
會間,各研究員閱讀了“保定山水經”的部分論文,并給出提議,會長孫大午指出,“保定山水經”這本書不能局限在事述和理論上,要以山水帶動故事,如漕河、南易水、北易水、永定河、南唐河、北拒馬等,應把這些收集起來,以鮮活性、趣味性、可查證性留給后人。他還指出,荊軻刺秦王古遺址、燕長城、田光故里這些都是很大的佐證,這對我們客證和描述歷史都是很大的支撐。
在探討研究會下一步工作動向和規劃時,孫會長提到,河北是燕趙大地,計劃考察一下趙國的都城,其中的文章可以寫在繼“保定山水經”之后的“燕趙大地考”中;燕下都已經考察過,但燕上都在哪我們不知道,此外還有燕中都,這些都沒有準確的定位,包括燕國的來歷、燕前身兼并了多少諸侯國等,都值得去追溯研究一下。
隨后各研究員熱烈討論,燕國之前事跡的史料很少記載,但各學者通過說文解字、現有資料、遺址知識成果等積極分析、推敲燕文化,研究員靳鳳云指出燕南趙北的分界線歷史有詳細記載,至今有文物存證;最后追溯探究到24節氣起源和地域,“華夏”二字的起由和內涵。
邯鄲是趙國古都,在燕趙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會下一步計劃對古城邯鄲進行考察研究,時間初步定于本月26日左右,為期3至4天。
(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