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區委區政府在大午集團組織召開河北省釜山合符文化研討會
——合符文化與徐水旅游開發議題研討
5月18~19日,河北省釜山合符文化研討會在溫泉度假村順利召開。本次研討會由徐水區委區政府組織召開,旨在深入挖掘徐水歷史文化及合符文化的現實意義、擴大釜山合符文化的社會影響、推進釜山圣景的建設進程。
河北省文物局原局長張立柱,政協原秘書長解玉琦,《河北日報》原主編、河北歷史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花聚會,河北歷史文化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劉占臣,保定五帝文化研究會會長周長富、常務副會長王天峰出席會議;徐水區區委書記蘇樹鋒,區委副書記、區長王保輝,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農工委書記霍玉鵬,副區長田素寧參加會議;釜山文化開發管理處主任劉紅哲,釜山鄉黨委書記王學志,釜山文化研究會會長孫大午、常務副會長彭文鋒、副會長張廣、研究員靳鳳云與會;大午集團董事長孫萌作為企業代表出席會議。
本次會議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霍玉鵬主持。會議就釜山合符文化的論據論證、徐水區旅游的規劃與建設、加強文物保護等議題展開研討?;舨块L表示,徐水區委區政府對釜山研究工作十分重視,一直支持和關注釜山的文化研究,并召開了專題座談會,加強釜山文化研究,推進釜山圣景建設。
區委書記蘇樹鋒強調,釜山文化研究會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證實“黃帝合符釜山是中華民族形成的開始,是實現民族大融合、大統一的重要標志”,這對豐富釜山文化思想內涵、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及經濟和諧發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區委區政府將努力推進徐水全域、全產業發展,建設“產業升級、城鄉統籌、生態建設、民生改善和社會治理”五個示范區;建設富裕文明新區,打造美麗幸福徐水。
釜山文化研究會會長孫大午表示,炎黃文明之始在徐水釜山,這是研究會多年反復論證、考證的成果;區委區政府的支持和決策非常關鍵,開發和建設釜山,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研究會目前正在研討“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保定”、“文字、音樂、玉器、鹽、鐵、絲等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都是自北向南流傳”、“農歷、夏歷起源”等課題,如果能取得相關成果并收集文物史料,對挖掘和豐富黃河文化、建設歷史博物館、著書立說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釜山文化研究會研究員靳鳳云認為,文化遺址的確定應以史書記載為脈絡、以考古挖掘為依據、以地形地貌為坐標、以當地民俗為佐證,這四點應是確定文化遺址的固有原則。
各位專家就主題論文展開討論,證實:
1、徐水空城是黃帝建都之地;
2、黃帝合符在徐水釜山,釜山就是“軒轅山”;
3、黃帝“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其中“涿鹿”不在張家口,而在保定;
4、黃帝的出生地“祁野”在曲逆河上游,“祁”是指北燕;
5、絲綢文明的起源、起點在保定一帶。
區長王保輝表示,研究、保護和建設釜山是徐水區委區政府重點推動的十六項工作之一,政府已經成立了開發管理處和指揮部,準備開發建設瀑河水庫并與釜山文化相結合起來。近期將進一步宣傳和開發釜山文化,讓釜山獲得應有的歷史地位。
劉紅哲主任通報了釜山文化宣傳與建設的工作部署:在徐水境內做考古挖掘工作,重點是釜山頂和空城村;建設釜山圣景旅游區,在釜山周邊規劃了二十平方公里,目前工作以完成生態改造工程為主,進行統一綠化和種植;整體項目預計分三期進行,總投資60億元。
徐水是龍的故鄉,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弘揚釜山合符文化,建設龍之故鄉、釜山圣“境”不只是徐水的工程,更是一項偉大的民族工程。專家學者表示應逐步啟動和運作:可先建設部分實物建筑,如“合符廣場、釜山公園、釜山博物館”等,并成立合符節;邀請知名、權威專家、學者組織召開高層次研討會,擴大影響力;建“炎黃國際公墓”,打造釜山圣“境”,讓徐水釜山成為海內外華人向往、相聚的地方。
會后,一行人考察了漕河空城村、釜山、大王店燕長城遺址、遂城宋城墻遺址。
考察時,空城村的老支書介紹說,空城原名叫桑(喪)秋城,春秋時期建制,當地村民在種田時經常挖到銅錢,也挖到過不同形狀的箭頭,應該是代表著不同的時代。
燕長城遺址為燕趙兩國的分界,經過兩千年的歷史和人為的破壞,燕長城僅留存1000米,而宋城墻存留更少。專家們呼吁,要盡快把遺址用圍墻圈起來,避免再受到破壞。
另外,專家們還參觀了種禽公司、孫氏文化園、國學院、大午小學和體育館。幾年前曾到集團做客的張局長和解秘書長都感嘆大午集團的變化,認為企業發展穩健,配套設施越加完善,大午城已經初具雛形。
(王猛 連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