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21日,釜山文化研究會召開論文研討會,9位資深研究員就即將出版的近三年來“釜山合符文化”著作進行研討,并分別對書名、框架、人員分工等具體問題做了商定。
會上,研究會秘書長靳鳳羽將大午集團受疫情影響的情況做了簡要介紹,指出這次小范圍會議的中心議題,是書稿內容的遴選、章節劃分和書名的敲定。與會研究員圍繞議題各抒己見,分別就關注內容提出了修改意見、建議。
會長孫大午表示,中國的歷史文化,尤其是“釜山合符文化”,世界領先,書名應該從“保定釜山的合符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根文化”這個角度去定位。黃帝是人文初祖,不是文化初祖,華夏文明,從徐水釜山起源。因為“釜山合符”是和諧雙贏的文化,炎黃蚩三大部族文化習慣不同、衣著飲食不同,統一于“合符”之下,大家保留各自的文化,此后1500年沒有戰爭,現在的聯合國就是與“釜山合符文化”相同的一種文明。所以釜山合符文化,是人類文明的起源,世界通用,謂之華夏文明之根,當之無愧。
會長孫大午強調,文化和文明是有區別的:多少年的習慣,形成了一點文化;多少年的文化,形成了一點文明;文化和文明之間存在遞進關系。文化存在區域性,大家認可了某一種習慣,這就形成了文化。區域性的文化,得到全人類的認可,又會上升到文明。文明一定是禮貌的、是世界各民族相通的。如敬禮、擁抱是文化,握手就是文明。
會長孫大午還對“黎民百姓”一詞做了詳細闡述,指出“百姓”就是“百官”,是部落的貴族;“黎民”就是“奴隸”,黎就是九黎族。自釜山合符以后,炎帝和黃帝部落都有了種姓,“華夏文明、炎黃子孫”就是這樣來的。
會議最后商定書名為《華夏文明之根——保定釜山合符》,分釜山文化綜合研究、雄安新區歷史文化研究、釜山文化圈歷史地理研究和釜山文化圈的文化遺產研究四個部分。
會議確定了編纂小組成員和考察紅山文化遺址的時間。參會研究員還就關心的大午集團醫養結合的醫療資源優勢和收費情況做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