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前,研究會成員觀看了《2019年大午集團大事記》,分析溝通了雄安新區及周邊的經濟形勢。副會長周長富,研究員劉阜、趙云耕分別就擬推薦加入釜山文化研究會的王源等6人作了簡要介紹。
澳門大學教授程惕杰建議,研究會除了固定會員,也要吸收民間和高校的力量,擴大研究會的影響力,設立獎學金,鼓勵高校師生參與到釜山文化研究中來,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副會長周長富,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涿鹿”乎?“祝栗”乎!》。他說,研究會要出一些雅俗共賞的東西,雖然研究會是民間學會,但高水平的成果一定要有。
研究員趙云耕建議,請一些諸如先秦歷史研究會之類的學術團體,到大午集團辦會,擴大研究會的影響力。如果釜山開發的話,一要正本清源,二要以某些地方失敗案例為鑒,把釜山打造成一個符合“釜山合符”文化的圣地。
會長孫大午,分享了大午集團一年來的生產經營情況,就“畫龍合符”和“大午立憲”的內在關聯,進行了論述:
◆ 畫龍合符與大午立憲
釜山文化的意義就在于“畫龍合符”。“畫龍合符”,這是最早的共和思想。當時各部族之間有矛盾,但通過畫龍合符,可以比較和諧的生活在一起,這意味著,有了“畫龍合符”,就不再是把誰消滅掉,而是可以有差異的共存,能共同生活在一起。“畫龍合符”的思想,與大午集團的私企立憲一脈相承,私企立憲的核心就是“私有·公治·共享”,“工人要福利、干部要獎勵”,干部員工的收入是有差距的,但生活沒什么差別。
◆ 文化自信在釜山,制度自信看大午
儒釋道是宗教文化,宗教文化不符合世界上共同的價值觀。“釜山合符”體現出的是一種和諧文化,在世界上沒有變過,誰也打不倒。所以,要做到“文化自信”,它的根,就應該在釜山。
制度自信來自于,用資本主義的方法,走社會主義的道路,最終走向共同富裕。社會主義制度要堅持下去,但是必須用市場經濟的方法,使社會活起來。社會活起來之后,形成的局面不是群魔亂舞,也不是兩極分化,而是共同富裕的社會。必須有這種制度的設計,才能有制度自信。
大午集團的干部獎勵限高,工人福利保底,就是這種思路。
會上,大家相約,春暖花開的時候,再爬釜山。